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7-23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3日 15版)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高等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职能,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适应需求,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高等教育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为了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为了激发人才创新潜质、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新型劳动者的历史使命,必须瞄准科技发展趋势和战略任务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
  一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积极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入手。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人才培养要紧跟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整合资源布局,建设更多交叉学科、新型学科,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和内涵提升,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度。另一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对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都提出了要求,需要高校紧跟科技革命与产业动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更新,让学生接触到科技发展与产业革新中最新、最前沿的东西,从而真正培养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
  培育创新动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拔尖创新人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动能的活跃因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仅有利于以科技要素赋能诸多其他要素性能的变革和要素的组合,而且能够使新质生产力呈现出劳动者知识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对象数智化的鲜明特征。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原始创新主战场和人才培养主阵地,高等教育亟须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育质量,努力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方面要完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人才培育方案,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提高人才发展的创新能力。要从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全过程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人才评价机制优化,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方协作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共同体,凝聚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因地制宜,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
  回应新质生产力对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教育必须增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靶向性,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建立和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推动分类特色发展。
  据统计,2023年全国高校共3074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242所。从较粗维度的分类来看,以往曾经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类型,如今则以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分类为主流。但若按学科范围分类,又可分为综合型大学和学科特色型大学,而学科特色型大学又可从更细维度分为理工、师范、农林、政法、医药、财经、民族、语言、艺术、体育、军事、旅游等不同类型。长期以来,学科特色型大学是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核心行业产业骨干人才的培养主体,是高等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但在片面突出“综合实力”“整体优势”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学科特色型大学发展不同程度地面临投入不足、身份固化、综合排名落后等问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需要提升不同类型大学的核心优势与贡献力度,百花齐放来争春。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从顶层设计上确立了“以贡献为导向”的高校评价观。《方案》特别提出,要“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这体现了师范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当前,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加速转向人才红利期的关键时期,面临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任务目标,全面提高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设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时代任务。一方面,可考虑将师范院校评估标准和体系构建作为高校分类评价试点,加强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重点考察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贡献度,更好激发师范院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育学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联度,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作者:王斌伟,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
Baidu
map